骨樣性骨瘤 Osteoid osteoma

家中小朋友有常常半夜四肢疼痛,甚至痛醒的情況嗎?

如果總是發生在固定的部位,而且是劇烈的疼痛,就要懷疑是不是骨樣性骨瘤,這是一種少見的良性骨腫瘤,主要的特徵是骨皮質中存在小且疼痛的病變。 儘管屬於良性骨腫瘤,但它可能會導致嚴重疼痛和功能影響。

病因

骨樣性骨瘤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,可能是遺傳因素和骨骼發育異常共同作用的結果,也有些研究指出外傷可能也會造成骨樣性骨瘤產生,基因定序上發現骨樣性骨瘤和骨母細胞瘤(Osteoblastoma)都具有FOS(第14 號染色體上)或FOSB(第19 號染色體上)的重複排列,暗示這兩種骨腫瘤具有部分的相似性。

流行病學

骨樣性骨瘤是一種相對少見的骨腫瘤,約佔所有良性骨腫瘤的10%。它通常發生在年輕人,大多數病例在10至30歲之間,男性患病率約為女性的三倍。超過50%的骨樣性骨瘤生長在下肢,其他部位包括上肢和脊椎後部,大多數病灶都是單一的,但仍有時在經過治療後,會在原發處附近出現其他病灶。

圖片1 2

上圖依序是在距骨、股骨頸及脊柱上的骨樣性骨瘤

病理

骨樣性骨瘤的特徵是骨頭中存在一個小且邊緣清楚的病灶,中央核心是由類骨組織(未成熟的骨骼)組成,周圍是硬化的反應性骨殼。病灶大小通常小於1.5公分。中心的類骨組織富含血管及神經,產生前列腺素E2 (prostaglandin E2)和前列環素(Prostacyclin),使得骨樣性骨瘤常會造成劇烈疼痛。

症狀及診斷

骨樣性骨瘤通常會出現局部疼痛,位置則侷限在有病灶的骨頭,這種疼痛通常十分強烈且持續一段時間,尤其在夜間會更加嚴重,嚴重度有如牙痛一般,足以干擾睡眠和日常活動,而止痛藥可以改善這些症狀。腫瘤處可能會有局部壓痛,也可能會有摸到腫塊或腫脹,由於疼痛的關係,周圍附近關節的活動也可能受到影響,甚至出現關節積液或僵硬的情況。在部分病例上,骨樣性骨瘤會發生在脊柱後部,除了會造成轉移痛之外,嚴重會引起反應性脊柱側彎。

診斷上,以X光和電腦斷層掃描(CT)為主,X光會看到邊界清楚的病灶,周圍有緻密的增生骨化組織,大小通常小於1.5公分。CT電腦掃描則可以更清楚評估病灶的大小和位置。少部分難以用影像診斷的骨樣性骨瘤,可以進行病理切片來確認診斷。

治療

骨樣性骨瘤生長速度有限,也不會惡性轉變,甚至部分病灶會自行消退,有兩種主要的治療選擇,一是非手術治療,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(NSAID)或阿斯匹靈來緩解疼痛,而且效果可以持續數個月。二是手術或燒灼治療,如果非手術治療無效就要考慮手術介入,切除或燒灼腫瘤和周圍的反應性骨殼,可以有效緩解疼痛。

預後

透過適當的治療,骨樣性骨瘤的預後很好,不管是非手術或手術治療,一旦疼痛緩解,病患生活品質通常會顯著改善。併發症很少見,手術切除後的復發也不常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