良性脂肪瘤

你有沒有在身上肉多的地方摸到一顆軟軟的腫塊呢?小心!這可能就是良性脂肪瘤

良性脂肪瘤可能是骨科醫師最常見到的腫瘤了,以細胞學來看,屬於間葉性腫瘤(mesenchymal tumor)的一種,大多為柔軟、無痛的腫塊,相當有彈性且容易推動,最常見於軀幹,但也可位於身體任何存在正常脂肪細胞的地方。大多數良性脂肪瘤不會有症狀,相反的,如果有相關症狀,就會建議手術移除。雖然脂肪瘤大多位在皮下層,但在某些情況也可能影響到筋膜或更深的肌肉層。在治療脂肪瘤上,最重要是區別其是否為單純良性,抑或是非典型脂肪瘤(Atypical lipoma),其被認為是一種非轉移性的癌前病變,或是具惡性表現的脂肪肉瘤(Liposarcoma)。

LIpoma 1

左側為良性脂肪瘤,右上為非典型脂肪瘤(Atypical lipoma),右下為惡性脂肪肉瘤(Liposarcoma)

病因

目前確切病因尚不清楚,可能跟創傷有潛在關係,創傷誘發導致脂肪母細胞異常分化,少數病患(2-3%)跟家族遺傳基因變異有關,會造成多發性脂肪瘤,也有研究指出部分單一性脂肪瘤在 12 號染色體有著 HMGA2-LPP 融合基因的突變,脂肪瘤在肥胖、高血脂和糖尿病患者的發病率也增加。

流行病學

良性脂肪瘤相當常見,可說是人類最常見的間質性腫瘤,病患中男性略高於女性,通常在 40 至 60 歲之間出現,尤其是身形較肥胖或是活動較少的人身上更容易發現,相反的,在年輕人和兒童身上則相對少見。

表現

通常表現為柔軟、單一及無痛的皮下腫塊,通常生長緩慢,能靠手指推動且與表皮變化無關。通過將手指輕輕滑離腫瘤邊緣,可以看到“slip sign”。脂肪瘤可以以深度做區分,生長在筋膜以上稱為淺層(Superficial)脂肪瘤,此類容易被發現,一般不超過5公分,反之則稱為深層(Deep)脂肪瘤,發現時常常會大於 10公分,又被稱為“巨型脂肪瘤giant lipomas”。良性脂肪瘤可能出現在身體的任何部位,好發於軀幹、頸部、前臂和四肢近端的多脂肪區域,軀幹相比四肢更容易出現,近端肢體也較遠端肢體容易出現。較大的脂肪瘤可能會導致神經及附近結構的壓迫。

5%到10%的患者會有多發性脂肪瘤(multiple lipomas),常與家族性脂肪瘤(familial lipomatosis)或其他遺傳性疾病有關。此外,愛滋病患者使用蛋白酶抑製劑藥物也可能誘發良性脂肪瘤。

評估

臨床診斷上如有以下特徵,在手術前應採取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:

  1. 大小超過10公分
  2. 增長快速
  3. 疼痛
  4. 沾黏到皮下組織
  5. 位於深層組織、大腿或後腹腔空間

X光一般不會有特殊發現,可能會有些軟組織形成的陰影,電腦斷層(CT)及核磁共振(MRI)可以看到與脂肪有同樣顯影亮度的皮下腫瘤,如果腫瘤內有壞死、鈣化或血管增生,則會看到較不均勻的影像表現。即便有以上精密的影像檢查,在診斷區分良性脂肪瘤和非典型脂肪瘤上仍然有相當困難。

Lipoma 2

於組織學可以看到如鐵絲網般(Chicken-wire appearance)相連接的脂肪瘤細胞

治療

一般來說,脂肪瘤不會自發消退,但減重可能會使腫瘤更明顯,因為消退的速度可能不會與正常脂肪組織相同。如果脂肪瘤小於5公分,可以考慮觀察追蹤即可,如果脂肪瘤生長快速或是尺寸較大,又或是造成疼痛症狀,則會建議考慮採取手術切除,尤其是位在筋膜下的深層脂肪瘤,其惡性程度更難以判斷,手術前需要有完整的檢查。

Lipoma 3

預後

良性脂肪瘤的手術預後相當好,當切除不完整時,就可能有復發的情況,部分患者脂肪瘤其邊緣呈現浸潤或包膜不完整,都可能會增加復發的機會。目前良性脂肪瘤惡性轉化的案例相當的少,手術後一般不須固定的追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