腱鞘巨細胞瘤

手上長出一顆凹凸不平的腫塊,顏色又跟皮膚不一樣,小心!這有可能就是腱鞘巨細胞瘤

腱鞘巨細胞瘤有多種的英文名稱,包括Giant cell tumor of tendon sheath/GCTTS、 Tenosynovial giant cell tumor of tendon sheath/TGCTS、Nodular tenosynovitis及Localized pigmented villonodular synovitis,目前和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PVNS在WHO命名上一起統稱為Tenosynovial giant cell tumor/TGCT,是一種生長緩慢的良性軟組織腫瘤,通常起源於腱鞘、滑囊或關節囊的滑膜,其特徵是存在多核巨細胞、纖維基質細胞和富含鐵血素的巨噬細胞。腱鞘巨細胞瘤最常見於手掌和手指,但也會影響其他部位,儘管腱鞘巨細胞瘤通常是良性,但仍會導致局部疼痛、腫脹和影響功能。

GCTTS 1

病因

腱鞘巨細胞瘤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,目前認為是由腱鞘、滑囊或關節囊的滑膜內層產生,慢性發炎、陳舊性創傷或遺傳等多種因素都可能會導致腱鞘巨細胞瘤的發生。目前部分研究也指出與某些遺傳異常可能存在關聯,如基因易位造成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(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/CSF1)的過度表現,和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的病因相同,相對局部性的表現就形成腱鞘巨細胞瘤,如為瀰漫性表現就成為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。

流行病學

腱鞘巨細胞瘤是手部第二常見的軟組織腫瘤,好發在掌側及橈側的三指,尤其是食指和中指,在遠端指節更為常見,他常見部位包括手腕、手掌、腳踝和膝蓋。會發生在任何年齡,但最常見於30~50歲的成年人,相對好發於女性,男女比例約為1:3。

病理

腱鞘巨細胞瘤的特徵是有多核巨細胞、纖維基質細胞和富含鐵血素的巨噬細胞,腱鞘或滑囊的內襯細胞(Synovial lining cell)異常增生,導致腫瘤的形成。巨細胞被認為源自單核組織細胞,但在發病機制中的確切作用尚不清楚。富含鐵血素的巨噬細胞是造成其外觀呈褐色的原因。纖維基質細胞則產生各種細胞激素和生長因子,有助於腫瘤的形成和生長。這些細胞的共同作用使腱鞘巨細胞瘤具有局部的增生和侵犯能力。

症狀及表現

最常見的症狀為無痛且生長緩慢的腫塊,通常相當堅硬、可以移動且邊緣清楚,可能為完整一整顆或多葉狀。如果腫瘤壓迫到周圍的組織,就可能會導致疼痛,因為含鐵血素的關係,皮膚可能有顏色改變,如鐵鏽或咖啡渣般的棕色外觀。

GCTTS 2

於腳趾之腱鞘巨細胞瘤,經手術移除後,可見其褐色外表之腫瘤組織

診斷和治療

診斷上,超音波可以用來評估腫塊的大小、位置和其他特徵,核磁共振(MRI)不僅可以確定腫瘤位置、範圍以及與鄰近組織的關係,更具有特別的影像表現,對診斷相當有幫助,但確定診斷仍需病理組織切片。

腱鞘巨細胞瘤通常是良性腫瘤,因此根據腫瘤的大小、位置和症狀來決定治療方式。腫瘤較小且沒有症狀,觀察及追蹤即可,如有症狀或腫瘤較大,就建議手術完全切除腫瘤及周圍的滑膜組織。如果是復發性腱鞘巨細胞瘤,則可以考慮放射線治療。部分標拔藥物如Gleevec(Imatinib)及Pexidartinib可抑制CSF-1之受體,被認為可以用來治療局部侵襲性或轉移性的腱鞘巨細胞。

預後

腱鞘巨細胞瘤大部分為良性,大多數情況可以手術完全切除且預後良好,復發率約3%至15%間,極少有惡性轉變的案例,但如果腫瘤處有退化性關節炎、生長在遠端指節處或有骨侵蝕情況,則復發機會較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