腱鞘囊腫 Ganglion cyst

常常在使用電腦的你,手上有沒有出現過一顆軟軟的囊腫,有時會痛,有時又會消,這可能就是”腱鞘囊腫”

腱鞘囊腫(Ganglion cyst)又稱肌腱瘤、結節水囊腫、神經節囊腫,俗稱”筋瘤”,是常見的良性軟組織腫瘤,通常發生在關節或肌腱附近,尤其是手腕關節處,形狀則多為圓形或橢圓形,腫瘤內充滿凝膠狀液體,常會造成疼痛及關節活動角度受限制。

Ganglion cyst 1

好發的位置可能在手掌或手背,但大多會偏拇指側。

病因

腱鞘囊腫的確切原因還未定論,最常見的理論是因為對關節或肌腱的刺激,進而刺激關節液增生累積,最後形成腱鞘囊腫,而刺激可能包括重複性動作、外傷或潛在的關節問題。

流行病學

腱鞘囊腫是手腕最常見的軟組織腫瘤,約佔該部位所有良性腫瘤的70%,其他如手指、腳踝或足部也會發生,常見於 15 歲至 40 歲的年輕人,尤其是女性,特別好發在從事重複運動或過度使用關節的人,而在 10 歲以下的兒童則很少見。

病理

腱鞘囊腫是由關節囊或肌腱腱鞘凸出而形成,內包有充滿滑液的囊腫,囊腫常有一莖狀結構連接到關節或肌腱腱鞘,囊腫大小不一,並且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有所改變。

症狀及評估

腱鞘囊腫通常表面光滑但十分堅硬,外觀呈圓形或橢圓形,當按壓時,可以推動囊腫甚至改變其大小,大小從直徑幾公厘到幾公分都有,一般來說不太會造成疼痛,少部分會壓迫到神經而引起輕微疼痛,更嚴重會影響到關節活動度。

評估的方式結合臨床症傳和影像學,經由囊腫的位置和大小通常可以診斷出腱鞘囊腫,也可以使用透照(Transillumination)的方式來進行診斷,其他如核磁共振(MRI)則可以評估囊腫的範圍和內部結構,也可以和其他軟組織腫瘤做區分。

治療

治療的選擇跟囊腫的大小、位置、症狀和病患的需求都有關係,甚至有少部分囊腫不需治療也會自行消退。一般來說,會首先採取保守治療,適用於症狀輕微的腱鞘囊腫,包括觀察、休息、減少手腕活動及使用藥物緩解疼痛。另一種方式為使用細針抽吸囊腫並注入藥物減少復發,不過主要僅可緩解症狀,復發機會還是相當高。

如果症狀明顯或是復發的腱鞘囊腫。則會建議手術切除,手術可以完整地切除囊腫及相關連的莖狀結構,並適當保留手腕周遭軟組織,最大限度地降低復發風險。 在12歲以下的小朋友身上,如果發現有腱鞘囊腫,除非症狀十分嚴重或侵犯到相當大的範圍,一般保守觀察及石膏固定即可。

預後

不管是保守治療或手術切除,預後一般都不錯,但還是需要考量復發的風險,尤其是如果單純抽吸的治療方式,形成的根本原因沒有得到處理,其他風險如較大的囊腫或位在負重關節處,復發機會也相對較高,就需要持續追蹤觀察,但幸運的是,目前並沒有案例報告顯示腱鞘囊腫有轉變為惡性腫瘤的潛力。